展位预订:021-3114 8748
参观/媒体联系:13601815988
QQ:2463282767
邮箱:artsexpo@sgexpo.cn
公海彩船官方网站 消息 2025年8月20日,柳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,自治区副主席、市委书记谭丕创首次将柳州轻轨项目定性为 “劳民伤财‘政绩工程’的典型” ,并指出其核心矛盾: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,债务问题与腐败问题交织。这一项目不仅造成186亿元的巨额投资烂尾,更严重透支了党和政府的信用、人民的信任,成为全国城市治理的反面教材。
这场被点名为“劳民伤财‘政绩工程’的典型”的项目,已经成为柳州乃至全国地方政府的一面镜子。
两任原市委书记相继落马,一个被判16年半,一个被判死缓,背后是大举债务搞政绩工程导致的烂尾项目和无尽的后遗症。
柳州轻轨的悲剧背后,是一条从决策层蔓延的腐败链条:
郑俊康(原市委书记):2024年11月因受贿、滥用职权罪被判16年半。其主导项目时未批先建,赌政策松动未果,强推轻轨上马。
吴炜(继任市委书记):2024年12月因同罪名被判死缓。延续举债模式,致项目彻底烂尾,留下遍布市区的“幻想柱”(闲置墩柱)。
两人的案件暴露出 “一把手”权力失控的监督漏洞。郑俊康案更被评为自治区纪委监委2024年度精品案件,柳州市借此深挖关联腐败,高质高效查处多名涉案人员。
对轨道交通行业来说,柳州轻轨事件带来很多启示:
脱离实际的规划=空中楼阁:柳州规划7条轻轨线路,远超财政承受力与真实客流需求。行业需建立 “需求-财力-效益”三维评估模型,杜绝为“城市名片”盲目扩规模。
以运营思维前置规划: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包含20年运营模拟,测算维护成本与客流收益平衡点。
旧模式 | 新模式 | 实践路径 |
---|---|---|
追求规模与速度 | 质量与可持续性 | 严控负债率,推行绿色轨道认证 |
领导意志主导决策 | 数据与法治驱动 | 建立基建项目AI评估平台 |
重硬件轻服务 | 运营服务为核心 | 推广“轨道+社区”一体化开发 |
封闭式政府操盘 | 社会资本协同参与 | 设立轨交产业发展基金 |
柳州用巨额代价(据有关媒体分析,已造成实质损失41亿元)证明:轨道建设的价值不在钢轨延伸的长度,而在市民出行的温度。这一事件倒逼行业告别“大干快上”的粗放时代,转向 精细化、人本化、可持续 的新发展范式。
从历史角度来看,与日本国铁民营化、美国 Amtrak 改革类似,柳州事件或成为中国轨交行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质量重构”的关键转折。
相关推荐:公海彩船官方网站 展位预订 公海彩船官方网站 免费报名参观
相关推荐: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
扫码加入交流群